瞬返佣网,最权威的恒指期货、原油期货、国际期货返佣网站

在线客服      客服QQ:1371754032
您的当前位置: 瞬返佣网 交易策略

社论丨适度加大基建投资,促进需求改善和经济平稳增长

2021-12-24     157

(原标题:社论丨适度加大基建投资,促进需求改善和经济平稳增长)

“适度”意味着不能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超前”意味着要进行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布局,更多地投向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意味着2022年基建投资力度将加大。为什么现在提出适度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存在经济下行风险。这就需要适度加大基建投资,促进需求改善和经济平稳增长。二是2021年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显著低于预期。在三大类投资中,基建投资增速是最低的一项。1-11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长0.5%,如果算上电力的基建投资增速仅为-0.17%,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1-11月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了13.7%、6%,都大幅高于基建投资增速。

2022年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将加大,首先表现在资金来源有保障。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中,超过1万亿元的额度将结余到2022年落地实施。同时,预计2022年新增专项债将超过3.5万亿,发行进度也将适度提前。按照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2022年可提前下达的专项债最高额度为2.19万亿,将促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此外,还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有稳定收入的基建项目将向民间资本开放,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力。

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将大搞基建,也不会把基建投资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权宜之举。基建投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除了短期促进需求扩张以外,当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更多的是立足于长远发展。这从“适度”和“超前”两个关键词中得以体现。

“适度”意味着不能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而是要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地方财力物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我国普遍存在为了追求GDP增长而过度投资建设的情况,超出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投资效率下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不能继续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以免再次引起产能过剩,将有悖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要在投资立项之前充分做好调研判断,确定好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的应用场景、市场需求、投资回报周期等。

过去,不少地方通过城投平台大举融资,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较重。现阶段开展基建投资的前提是要综合考虑财力物力,不能大搞基建重蹈覆辙,而是稳扎稳打“适度”投资,坚决遏制债务风险扩大。在基建投资过程中,要履行好宏观调控与风险防控的责任,平衡好经济增长与债务压力之间的关系。

“超前”意味着要进行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布局,更多地投向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而不是过去搞的传统基建。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超前开展基建投资,既能起到逆周期托底经济的作用,也能促进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较好地起到跨周期调节的作用。基于此,对于2022年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两方面值得期待。

一是“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集中落地。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要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将会有大量基建项目规划落地实施。除了重大交通、物流、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基建项目以外,还涉及养老托育、文旅体育、能源生产储销保障体系、粮食生产储备设施等基建项目,远远超出传统“铁公基”的范畴。为了防止基建项目“一窝蜂”“一阵风”,将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二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加快落地。绿色经济是未来基建投资的重点方向,中长期投资需求空间很大。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超过70%,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医疗、养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存在巨大缺口,相应的投资力度将持续加大。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