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大宗商品迎来新一轮“牛市”。主要工业原材料螺纹钢、热卷、铜等自年初以来均已上涨近30%,代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CRB商品指数涨幅也接近24%。新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否会来临,已经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短期来看,全球仍保持货币宽松流动性,国际疫情进入窗口期,全球经济加速恢复,加之需求的结构性供应短缺,大宗商品维持高位继续上涨的逻辑仍在。但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应对的可能性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溢压力正在提升,这些因素有可能对远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形成扰动,造成价格回落的情况。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存在上涨空间,但有望在2021年二、三季度随全
在新冠疫苗接种和天气升温的影响下,全球新冠疫情虽有改善但前景仍然严峻。目前,全球日新增病例数进一步下滑,其中,欧美形势稳中向好,印度日新增病例数震荡回落,但巴西形势仍不乐观。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23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67016974例,累计死亡3467657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85723例,新增死亡病例11170例。数据显示,印度、巴西、阿根廷、美国、法国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5个国家,印度、巴西、美国、哥伦比亚、俄罗斯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5个国家。经济数据方面,美国零售数据同比增速继续抬升的同时,其环比则略有回落,同期密歇
今年一季度,美元指数累计上涨3.6%,逆转此前连续三个季度下跌的趋势,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货币。但4月以来,美元走势出现大幅回调。本周,汇市开局沉闷,美元汇率继续徘徊在近4个月的低点,截至5月25日上午10时,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的美元指数报89.76,较上一交易日持续下跌。多种因素在给美元的短期和长期走向带来压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持续的“鸽”派表态。“美联储拒绝在短期内加息或立即放缓债券购买步伐是造成近期美元走势低迷的主要原因。”美国班诺克本环球外汇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马克·钱德勒在近期的市场研究报告中表示。为了支撑经济,美联储自疫情暴发以来向市场投放了数以
今年以来,通货膨胀成为热点话题。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需求重燃,拉美、非洲新兴经济体通胀率快速上扬,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也在升温。在通胀阴影的笼罩下, 部分国家已重新开启加息周期,近期市场对美联储进入加息的担忧也有所上升。在货币政策可能提前收紧带来的忧虑下,全球股市进入了波动周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美国股市或将遭遇更多回调通胀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影响是美股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股CPI同比大增4.2%,增速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PPI同比飙升6.2%,创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增幅。不过,美联储内部主流观点一致认为,经济需要刺激政策的支持。数月来,美联储官员不停重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进程中通胀潮涌,继美国之后欧洲也难逃“魔咒”。本周,欧洲各主要经济体将陆续开始公布5月份通胀数据,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以及该地区第五大经济体西班牙率先公布了数据。数据显示,两国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均超过2%目标线。其中,德国CPI同比增长2.5%,高于外界预期的2.4%,创2018年11月以来最快增速;西班牙CPI同比增长2.7%,创近4年新高。欧元区通胀预期自今年年初以来始终保持上升态势。虽然欧洲央行眼下并不认为通胀率突破2%会带来风险,仍按兵不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通胀压力带来的市场波动不容忽视。受德国、西班牙两国通胀走高影响,欧洲主要股指周一普跌。截至
伴随着美国经济在今年的持续复苏,市场对于美联储以更快速度收紧货币政策、缩减购债速度和规模甚至加息的预期也在逐步升温。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未来将走向何方,值得关注。从今年1月开始,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在今年1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随后在3月31日升至1.74%。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曾一度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出手干预从而对经济复苏形成阻碍的担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相较于今年年初,当前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所趋平。总体而言,当前对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拜登政府财政政策实施情况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三个方面。首先,当前,市场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持续推进,欧美疫情逐渐向好。在全球经济加速复苏下,市场对石油供需形势乐观预期回升,使得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近期稳步上涨。本月,国际原油市场迎来“开门红”,截至当地时间6月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9美元,收于每桶67.99美元,涨幅为1.63%;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5美元,收于每桶70.59美元,涨幅为1.66%。这也是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3月以来首次重返70美元关口上方。需求端:经济重启带来巨大石油需求近期,随着欧美地区疫情形势转好,部分发达经济体数据有所改善,一些主要国际机构在最新预测报告中普遍看好全球经济复苏前景
近两个月以来,国际金价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第一季度,国际金价连续3个月下跌,一度跌至每盎司1700美元下方。随后,国际金价快速走高,在4月收复2021年以来的失地,目前徘徊在每盎司1910美元左右,涨幅高达每盎司200美元左右。国际金价由于单边上行了近两个月,使得多头势能匮乏,但是上涨趋势仍在。通常来看,国际金价在每一轮大涨之后,往往会偃旗息鼓一段时间甚至出现回调。目前,美元仍是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一大因素。本周四6月10日,欧洲央行将召开6月议息会议。下周6月16日,美联储也将召开6月议息会议。这两次利率决议将给美元和国际金价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投资者关注。双重因素助推国际金价走高综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频频。美股市场更是在去年3月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四次熔断。随后,在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支撑下,美股成功反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甚至超过了30000点的高位。纵观2020年全年,美股走势可谓是跌宕起伏。而在2021年,美股的跌宕走势或将持续。在2021年首个交易日中,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疫情的反复为全球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蒙上阴影。随后,在今年2月底以及3月初时,以美国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美债收益率的迅速提高,促使资金更多地转向债市,美股价格再度承受下行压力。从目前的情况看,疫情防控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原油需求正快速恢复。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伊朗原油供应迅速恢复信心减弱,供需端共振拉动 “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价格回归。本周国际油价迎来“开门红”,截至当地时间周一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刷新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至71.18美元/桶,盘中涨幅一度逾1%;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6美元,收于每桶73.07美元,同样涨至近两年高点。这也是油价连续第三周上涨。在需求的强劲复苏下,不少国外大行纷纷看多原油价格,美国银行甚至表示,未来油价或有机会冲击100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构普遍看多原油,但原油价格突破每桶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