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背后的“过去和现在”
2022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期货合约正式上市时间为2022年12月22日,工业硅期权合约正式上市时间为2022年12月23日。这意味着工业硅期货和期权将被列为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后的第一个交易品种。
自1991年9月28日起,中国第一个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期货合约推出,2010年中金所推出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2017年大商所推出中国第一个期权品种,2018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中国第一个国际期货品种,2021年,大商所推出中国第一个国际期权品种,2022年8月26日,中国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突破100”,2022年12月22日,广期所第一个品种——工业硅期货上市交易……中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创造了多个“第一”,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产品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期货产业和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自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迅速增强。
这100多个品种,其中许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陆续推出一些品种背后的故事,带您领略这些品种背后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2006年1月9日,豆油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今天,我们发表了一篇关于豆油“过去和现在”的文章,揭示了豆油背后的故事。
2023年春节刚刚过去,食用油一定是很多人购买的年货中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日常食用还是几年前烹饪一些食物,食用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食用油中,豆油是主力军之一。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油,具有一定的粘度。由于大豆的皮肤和品种不同,它的颜色从浅黄色分布到深棕色。中餐烹饪离不开以大豆油为代表的食用油。通过高温油的烹调,可以缩短食品加工时间,改善颜色和风味,保持新鲜口感。
豆油的原料大豆,又称大豆,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让我们从大豆开始,了解大豆油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
大豆在古代被称为“树”,至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作物之一。
战国时期,山西侯马出土的未碳化大豆外观与现在的大豆相似,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大豆出土文物。1953年,在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现了2000年前的陶盆上,用朱砂写着“大豆万石”。
春秋战国时期,大豆不仅是备荒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石磨发明后,大豆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西汉时期,小麦和小米成为黄河流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与战国时期相比,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从主食到副食。
200年至600年左右,地球处于寒冷期,气候寒冷干旱,导致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大豆耐寒,这一时期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大豆再次成为主食。随着寒冷期的结束,大豆再次成为副食,因为它们没有小麦、高粱和其他谷类产品。
五代后期,有豆腐的文字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并提到了“豆腐皮”一词。
大豆早期传播到其他地区。大豆在公元前2世纪传入朝鲜,然后从朝鲜传入日本。
1712年,德国植物学家英格尔伯特在日本发现了这种作物,并写了一本书介绍,这可能是欧洲人第一次认识大豆。1740年,法国传教士将大豆送回中国,在巴黎加登植物园种植。1804年,大豆传入美国,在宾夕法尼亚试种,生长良好。
如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都种植大豆,大豆真正从中国特产变成了世界作物。
中餐烹饪油主要是植物油和动物油。由于动物油的获取和提取相对方便,在宋代以前,动物油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
古代常用的“民脂民膏”代表财富,这与动物油有关。《释名》记载:“戴角说脂,无角说膏。”
中国对动物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立》记载:“凡王之馈,吃六谷,喝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在“八珍”中,有一个肝脏(liáo)菜肴,用狼胸中的网油包裹煎炸。
可见,当时的动物油来源不仅仅是牲畜,还有野兽、鱼、鸟等猎物。
五代后期,出现了豆腐的文字记录。
在汉代,植物油出现了,但主要用于照明和纵火。由于芝麻油的高出油率,当时主要的植物油是芝麻油。古人喜欢种植芝麻,从西汉到元明,芝麻是主要的油作物。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的烹饪技巧,植物油作为食用油开始流行起来。《齐民要术》:“打破,在铜锅里搅拌,使黄白相间。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芝麻油炒。非常香。”这是第一次“烹饪”的记录。
宋代植物油品种不断增多,高热量油炸食品非常受欢迎。《梦溪笔谈》记载:“今天的北方人喜欢用麻油煎,不问什么,都是用油煎的。”
在明代,植物油在品种和生产技术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芝麻油、萝卜籽油、豆油和卷心菜籽油是最好的植物油。此外,宋英兴还对各种油进行了分类。
如今,我们常见的四种油——豆油、蔬菜油、花生油、芝麻油,只有制作豆油的大豆才是当地的作物。然而,大豆通常不是作为食用油的原料,而是作为豆腐的原料,所以中国古代人不吃这四种油。
《物类感知》记载“豆油可与桐油作为船灰”,这是豆油调制粘合漆的最早记录;其“豆油炸豆腐,美味”是豆油食用的最早记录。
元人王汝茂在《山居四要》中提到“打豆油”。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宋代已经开始吃豆油了。
但由于制造工艺不成熟,出油率不高。据《天工开物》记载,大豆“每石得油9斤”,出油率仅为9%。
后来,随着大豆的广泛种植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烹饪油成为大豆油消费的主要途径。
在世界范围内,豆油的烹饪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70%。在中国,烹饪豆油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约占所有油消费量的35%。
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还用于食品加工,用于制作各种食用油,如酥油、人造奶油等。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由于餐饮习惯不同,西方国家的比例高于中国。例如,美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25%。
此外,豆油经过深加工,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药领域:在工业领域,豆油可制成甘油、油墨、绝缘产品等,豆油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可制成肥皂和蜡烛。在医学方面,豆油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它是亚油酸丸和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由于古人提取的豆油没有经过精制,有杂质和“腥味”,在现代精制技术出现之前,豆油只有少量用于食用。
豆油作为食用油的广泛普及,离不开工艺的不断改进,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口感和出油率上。
在味道上:
1909年,美国首次进口豆油。1917年至1921年,美国进口的大量中国东北豆油通过精制棉籽油进行精制,令人失望,仍有明显的“腥味”。
1928年,豆油通过精制玉米油的方法进行精制脱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放置几周后,“腥味”的味道会再次出现。
从1947年到1951年,人们发现金属的微量痕迹可以催化大豆油氧化并破坏其味道。因此,在大豆油产品中添加了各种金属钝化剂,更好地解决了味道问题。
出油率:
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发明了“浸出榨油法”,将油料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提高了榨油效率,引领了榨油行业的爆发。
浸出法工艺主要如下:
去皮、破碎、轧胚、膨化等。;将膨化后的大豆送到浸出车间,通过溶剂浸出油的原理获得大豆浸出油;然后将大豆浸出油送到精炼车间,去除油中的溶剂残留物、胶体、色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