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返佣网,最权威的恒指期货、原油期货、国际期货返佣网站

在线客服      客服QQ:1371754032
您的当前位置: 瞬返佣网 交易策略

销售缓慢价格下跌 棉市何时才能走出寒冬?

2018-11-30     823

近期,国内纺织市场一片寒意,反映在棉价上更是如此,自今年6月新疆灾情预期缓解后,国内棉花价格一直处于下跌行情。如今,新疆地区棉花采摘交售接近尾声,国内各地籽棉采摘工作陆续完成,新棉价格走势如何?企业采购情况如何?遭遇寒风的棉市又将何时回暖?棉市遇冷现货价格不断走低。

伴随着大量的新棉上市,棉价却丝毫没有起色,无论是棉花收购价格还是现货价格,都呈现出市场的一片冷清。11月21日,内地籽棉收购主流价格在6.1~6.6元/公斤,新疆手摘棉收购价在6.7~6.9元/公斤,机采棉收购价在5.8~6元/公斤。陆续下跌的籽棉收购行情导致棉花企业日收购数量较少,由于棉花企业收购即面临亏损,因此对籽棉收购工作不积极。而面对日益下降的收购价格,棉农们也难以接受,不愿交售。不仅籽棉收购行情持续低迷,棉花现货市场行情也呈现疲软状态。11月19日~11月23日当周,地产棉3128级主流销售价格为14800~15000元/吨,4128级报价为14500~14700元/吨,均较前一周同期下调200~300元/吨;北疆“双29”机采新棉价格为15900~16000元/吨,“双28”机采新棉报价为15300~15400元/吨,各销售报价均较前一周同期下调300~400元/吨。众所周知,近三年来我国棉花一直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今年随着储备棉的不断轮出,国内的棉花库存大幅下降。不仅国内,全球也呈现出棉花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美国农业部(USDA)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648.8万吨,同比下降6.8万吨;需求量为2781.6万吨,同比下降4万吨,产需缺口为132.8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在全球棉花连续三年供小于求局面下,或将延续到第四年。根据相关预测显示,2018/2019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598.7万吨,初步预估需求为925.3万吨,缺口为300余万吨,继续拍卖国储棉后剩下的小部分缺口将由进口来补充。可见,现货供需和去库存进度等因素并不支撑棉花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棉市遇冷也是另有原因。

订单减少纺企采购热情不高

纺织企业常说“金九银十”,但今年纺织厂却普遍反映“旺季不旺”。

经了解,10月虽为传统纺织旺季,但市场产销形势尚不及9月。不少企业都反映纯棉纱、棉布订单开始明显减少。11月更是如此,多数纺织厂表示企业订单情况不佳,目前依靠老客户订单维持生产。部分小型企业因订单量少已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开工率降至70%左右。另外,由于下游出口不畅,导致不少坯布、服装厂家关闭,市场毁约现象和无法支付货款现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