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券商接罚单,七大合规问题遭监管逐一点名 合规管理人员由分公司副总经理、各营业部负责人兼任,印章管理存在问题,向部分客户提供礼品,前员工刘某涉嫌犯罪……中泰证券泰安分公司和所管理的营业部存在七大问题,被山东证监局责令改正。在监管不断强化证券行业的合规管理,中泰证券泰安分公司一次性被查出诸多合规性问题在行业中较为少见。合规经营和管理存在七大问题2020年5月至6月,山东证监局先后对中泰证券泰安分公司和所管理的泰安东平西山路营业部(以下简称东平营业部)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泰安分公司及所管理的营业部存在七大问题:一是,该分公司在东岳大街288号1层西南角的营业场所未向
沉寂四年,直销银行再度"冒泡"!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整顿进入尾声,流量巨头们的监管套利时代随之而去。在这一背景下,沉寂已久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领域再度活跃,一个月之内连发两块牌照,被业内视为互联网平台与银行合作共赢的一扇“正门”正在徐徐打开。2020年12月,招商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已获准筹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和招商拓扑银行。距离我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获批,已经过去四年。自此,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扩容至3家。不少业内人士预期,未来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队伍还将壮大。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指出,直销银行为商业银行
随着互联网业态的发展,消费场景逐渐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营销手段的丰富多样。一些网络平台为了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对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揭示了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几点风险。 针对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
2020年仅剩最后一个交易日,基金业绩排名战即将落下帷幕。历来以低调、稳健闻名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前10名的产品中,有5只出自银行系基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共有5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100%(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农银汇理基金赵诣管理的4只基金包揽了前4名,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农银汇理工业4.0基金取得了155.74%的年内回报。 同时,工银中小盘基金年内回报也超过124%,位列主动权益基金第6名。不仅如此,工银瑞信基金旗下还有多只产品现居于主动权益基金前30名,比如工银主题策略、工银战略新兴产业、工银信息产业
中国网财经12月30日讯(记者 常实 见习记者 王金瑞)12月24日,常熟农商银行发布关于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同日发布的还有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第七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常熟农商银行“三长”即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全部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为:现任党委书记、行长庄广强升任董事长;现任党委副书记、副行长薛文升任行长;现任党委副书记黄勇斌“接棒”张义良担任该行监事长值得一提的是,常熟农商银行上述公告,并未提到上一任董事长宋建明的下一步人事动向。 就在发布公告的同一天,常熟农商银行盐城分行因部分贷款资金流入房地
编者按:2020年,是经济秩序饱受考验的一年,抗击疫情、“六稳六保”、普惠让利、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挑战与责任考验着金融行业。在一场又一场的大考中,金融企业积极承担、主动履责,以金融“组合拳”支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了金融“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企业注重自身建设,实现了自身业务稳健发展,资产质量可控。在疫情催动以及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金融机构内部正在产生深刻裂变。 为探寻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展现金融业的责任担当、创新成果,以及未来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决心。财经网针对社会责任
2020年12月28日,中纪委网站显示,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对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林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杨盛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这并不是孤例,此前吉林银行已相继有多位高管被查。2019年7月,吉林银行另一位原副行长王安华被“双开”。2019年11月,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随后,时任该行行长的陈宇龙接任董事长一职。 新任董事长接任已有一年之久,但从处罚情况来看,吉林银行在风控管理上仍漏洞频出。2020年,吉林银行累计被罚款1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发生张宝祥、王安华等违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行业的节奏,商业银行作为百业之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与整体经济一起脉动。 在疫情对经济的压力测试下,银行既肩负输血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使命,又扛起防风险、降不良、提规范的严监管要求。随着国内经济迎难而上、渐次恢复,上市银行也于下半年得到投资者认可,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迎来久违的大涨行情。 这一年,无接触场景等新业态蓬勃发展,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后疫情时代,银行业发展来到了面临多个抉择的十字路口。 抗疫让利保实体 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让各行各业措手不及,消费、投资、出口均受明显冲击。不少中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在上会前一天,广州农商行撤回了A股IPO申请。29日,证监会公告,鉴于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农商行)已向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183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消息公布后,广州农商行港股出现下跌,截至收盘报3.5港元/股,跌7.16%。广州农商行撤回申请来源:证监会官网 因战略规划调整撤回申请 29日收盘后,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称,鉴于战略规划调整,该行经审慎考虑,并经与该行A股发行申请相关中介机构的审慎研究,该行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 公告称,撤回A股发行申请不会对该行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该行将根据实际情况择机重启A股发行申请。 公
本报记者 李 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 发行小微金融债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常态化的融资渠道。《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2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40家银行合计发行了51单小微金融债,发行规模共计3732.8亿元,而去年全年为2048亿元,同比增加82%。 具体来看,今年3月份的发行规模最多,共有3家商业银行集中发行了14单小微金融债,合计规模达1300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薄弱,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面临较大的资金问题,监管层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推动地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