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者热情不减 中国在岸债券韧性凸显
本网讯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下,全球债券市场将受到哪些影响,值得关注。
尽管美联储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维持接近零的利率水平以及购债规模不变,但同时美联储上调了截至2023年末的通胀预期,并且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预计2023年末前将加息两次。这些均引发了市场投资者对美联储将以更快速度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
“纵观整个亚洲市场,尽管市场仍对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感到担忧,但中国、印度和印尼等许多亚洲经济体拥有良好的经常项目结余和外汇储备,所以能更好地应对美国利率上涨。宏观基本面环境也利好,包括额外的财政措施和疫苗推广。”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尽管美国国债利率上涨导致新兴市场大量资金流出,但由于亚洲信贷投资者对本土资产的强烈偏好,亚洲信贷的资金外流压力不大。并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亚洲地区的发展,以及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缓和,长期而言也有利于亚洲发行人。
从中国债券市场的角度看,中国在岸债券在海外投资者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出韧性。“近年来,全球投资者一直在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驱动因素包括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篮子,以及在岸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主要全球固定收益指数。” 黄嘉诚说。
黄嘉诚强调,当前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有比例仍相对较低,为3%,而美国国债的持有比例约为30%。鉴于在岸债券的吸引力在于其与其他全球资产类别的低相关性,这一比例有充足的增长空间,因为该资产类别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和多元化的好处。预计中国在岸人民币债券的指数纳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将继续推动更多资金流入在岸市场,并进一步提升外资比例,从而逐步提高该资产类别在全球的相关性。
从亚洲债券整体表现看,截至今年的3月31日,亚洲美元债券市场的体量已超过1.4万亿美元。黄嘉诚强调,亚洲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的年初至今表现比其他地区的固定收益类别(例如美国和欧非中东投资级债券)更具韧性。与其他新兴市场的同类债券相比,亚洲高收益债券也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率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