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家期货公司开展业务采集模块统计数据
我国新型金融助农模式-“保险+期货”自2015年开展试点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初衷是帮助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特别是近两年,“保险+期货”模式更加成熟,国内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模大幅增长,项目保费构成逐步形成多元化格局,服务、“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显现。
期货日报记者最近从中期协会独家获悉,根据中期协会协会,根据中期协会协会日报记者最近从中期协会独家获悉,XBRL“保险+期货”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报告期内共有67家期货公司开展业务采集模块统计数据,“保险+期货”1907个项目(1713个独立承接项目,194个联合承接项目)为大豆、玉米、棉花、猪、天然橡胶等15个农业产业品种提供风险保障,涉及现货896.18万吨,承保价值421.98亿元。项目累计投入保费资金19.91亿元,实现赔偿金额13.4亿元。项目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3个县,农民163.7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75家,家庭农场682家,涉农企业970家。而2018—2020年同期“保险+期货”项目数量和规模数据分别为291个,120个.15亿、345、137亿、750、209.87亿元。
中期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总的来说,过去一年,“保险+期货”业务增速显著,具体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商业项目发展迅速,项目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报告期内1907个项目中,商业项目1353个,承保价值213.1亿元,期货交易所支持项目554个,承保价值208.9亿元。商业项目的快速发展是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结果,以及地方政府和农业相关主体积极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参保人员意识不断增强,项目保费构成逐步形成多元化格局。报告期内,项目累计投入保费资金19.91亿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5.54亿元,期货交易所支持资金4.92亿元,期货公司捐赠资金0.97亿元,参保人自缴保费7.9亿元,其他外部支持资金0.58亿元。财政补贴和参保人自缴保费占67.5%,体现了各级政府和参保人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管理农业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立足农村产业实际需要,服务“三农”发展成果继续显现。具体来说,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服务农村振兴战略是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2021年项目覆盖的703个县中,原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231个,其中国家农村振兴重点扶持县44个;同时,各品种项目规模与主产区分布高度一致;此外,项目积极落实地方政府农业产业相关扶持政策。
谈到期货公司近两年“保险+期货”方正中期期货总裁徐丹良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在服务主体方面,“保险+期货”该模式从最初的农民服务转变为服务农村集体合作社和村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规模和服务质量,在提高村集体经济风险防范和管理稳定性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在过去两年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方面,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价格保险试点规模逐步扩大。例如,在2021年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的过程中,价格保险为农业生产实体提供了非常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在银行资金的支持下,收入保险已成为大型种植实体获取资金的必要前提,有效地覆盖了生产实体的生产风险,使农业生产实体的收入更加稳定。”浙商期货董事长胡军说。
南华资本董事长李北新认为,“保险+期货”该模式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补充,在促进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增强农业产业承受自然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保险+期货”模式开发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保险目标价格过高,如生猪价格保险合同市场价格远高于农产品价格保险目标价格。第二,低保费基金仍存在差距,现阶段迫切需要创新模式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第三,农民的财务意识和财务知识仍需加强。第四,保险产品仍有优化的空间。在目前的试点项目中,保险合同的目标价格大多是单一的,难以与未来价格的不同预期相匹配,不能有效满足不同预期的群体,也不能充分保证作物生产经营者的收入。
“此外,‘保险+期货项目的开发也对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和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生产实体往往更加关注赔偿结算的细节。目前,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确定小规模赔偿结果仍是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北新说。
谈及“保险+期货”中期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模式后续发展,中期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险+期货”基于8年的试点实践和经验,建议继续优化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国家战略。“保险+期货”模式:一是明确宏观政策取向,加强政策支持。二是优化业务评价机制,加强业务方向指导。三是继续加强培训宣传,改善业务发展生态。四是适时引入业务指导,促进业务标准化发展。第五,鼓励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的发展。